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20
作者
陈曦炜 [1 ,2 ]
宋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集约利用; 评价; 海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论文从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结构、农村居民点利用的充分程度、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紧凑程度和农村居民点的利用强度4个方面选取了5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年北京市农委的普查数据,对海淀区72个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中混杂了部分企业用地,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可能被低估;②目前,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测算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时应使用实际在农村居住的本村和外来人口的总和;③评价的海淀区72个农村居民点中,利用相对集约、一般集约和相对不集约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分别为23个、33个和16个,平均集约利用评价分值分别为0.71、0.61和0.43;④区域上,海淀区南、北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评价分值分别为0.63和0.57,南部明显高于北部;海淀北部4镇中,温泉镇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最高(评价分值为0.66),其余3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相差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772 / 17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市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分析及对策—以江苏省开发区为例 [J].
吴郁玲 ;
曲福田 ;
周勇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303-309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模型的理论与实证 [J].
宋伟 ;
陈百明 ;
陈曦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1) (S1) :1-5
[3]   基于集约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探讨——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为例 [J].
马佳 ;
韩桐魁 .
资源科学, 2008, (06) :955-960
[4]   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 [J].
谷晓坤 ;
陈百明 ;
代兵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701-708
[5]   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J].
宋伟 ;
张凤荣 ;
孔祥斌 ;
姜广辉 ;
陈曦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888-899
[6]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例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张强 ;
周峰 ;
马其芳 ;
钟太洋 .
资源科学, 2006, (02) :54-60
[7]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邵晓梅 ;
刘庆 ;
张衍毓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85-95
[8]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 [J].
杨庆媛 ;
田永中 ;
王朝科 ;
周滔 ;
刘筱非 .
地理研究, 2004, (04) :469-478
[9]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村庄土地整理潜力估算 [J].
李宪文 ;
张军连 ;
郑伟元 ;
唐程杰 ;
苗泽 ;
刘康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276-279
[10]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 [J].
叶艳妹 ;
吴次芳 .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0)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