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

被引:116
作者
谷晓坤 [1 ]
陈百明 [1 ]
代兵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驱动力; 模式; 经济发达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用地布局、集约利用土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以经济发达区的浙江省嵊州市为例,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驱动力和模式。研究表明:1996—2005年嵊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政策驱动力包括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和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异地调剂政策,经济社会驱动力包括市(县)域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方共建"模式的特点是政府相关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三方共同出资共同实施。模式构成的关键因素反映出上述驱动力的影响作用。典型案例效益明显,如新增耕地率66.67%,资金平衡度228%,土地集约利用度提高176%等,耕作半径变化小,对人口城镇化和传统村落文化无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93-1100
[2]   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 [J].
张占录 ;
杨庆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57-61
[3]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 [J].
杨庆媛 ;
田永中 ;
王朝科 ;
周滔 ;
刘筱非 .
地理研究, 2004, (04) :469-478
[4]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在广西的应用 [J].
廖赤眉 ;
李澜 ;
严志强 ;
陆永岗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1) :7-11
[5]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J].
张正峰 ;
陈百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2) :210-213
[6]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J].
张正峰 ;
陈百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64-669
[7]   农村土地整理的模式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J].
李宗尧 .
农村经济, 2002, (07) :26-27
[8]   我国土地整理模式的多元化探析 [J].
吴兰田 ;
彭补拙 .
土壤, 1998, (06) :305-310
[9]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 [J].
叶艳妹 ;
吴次芳 .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0) :54-5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 人民出版社 ,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