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模型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67
作者
宋伟 [1 ,2 ]
陈百明 [1 ]
陈曦炜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整理潜力; 测算模型;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3 [土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往往偏大,其主要原因是潜力测算对象与整理标准对象的指代不一致。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3种:①潜力逐级订正的思路;②推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重来的思路;③重新建立潜力测算标准的思路。但后两种思路目前仍没有成熟的研究成果,而潜力逐级订正的思路已经具有了较好的研究基础。潜力逐级订正法的原理是"木桶效应"理论和"最小因子限制律"理论,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可以建立潜力逐级订正的估算模型。利用估算模型对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表明,经济可行性对于潜力转化的限制最大,社会接受性次之,自然适宜性对于潜力转化的限制最小。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均表明潜力逐级订正法可以很好地修正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在县域及其以上层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中应逐步推行该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J].
宋伟 ;
张凤荣 ;
孔祥斌 ;
姜广辉 ;
陈曦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888-899
[2]  
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J]. 宋伟,张凤荣,陈曦炜.广东土地科学. 2006(05)
[3]  
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J]. 宋伟,张凤荣,陈曦炜.广东土地科学. 2006 (05)
[4]   水资源约束力的内涵、研究意义及战略框架 [J].
鲍超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844-852
[5]   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 [J].
陈百明 ;
杜红亮 .
资源科学, 2006, (05) :36-42
[6]   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 [J].
张占录 ;
杨庆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57-61
[7]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J].
高燕 ;
叶艳妹 .
土壤, 2004, (04) :365-370
[8]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村庄土地整理潜力估算 [J].
李宪文 ;
张军连 ;
郑伟元 ;
唐程杰 ;
苗泽 ;
刘康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276-279
[9]   耕地对农民的效用考察及耕地功能分析 [J].
霍雅勤 ;
蔡运龙 ;
王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3) :107-110
[10]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J].
杨庆媛 ;
张占录 .
中国软科学, 2003, (06) :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