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用户对“数据”的权利——兼论网络法中的产业政策和利益衡量

被引:50
作者
吕炳斌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用户; 数据; 绝对权;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8.06.013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我国《民法总则》第127条创造性地引入了数据保护的规定,却未给出如何保护之作答。数据上体现的"内容"可以受到个人信息、著作权、商业秘密等保护,对之并无增添一个新的专门权利之必要。值得研究的是抽象层面的"数据本身",即符号意义上的电子数据。网络用户应当享有的数据权利在法律上处于混沌状态;披着契约外衣的"私立规则"存在利益倾向上的严重弊端,侵蚀着用户的应有权利。数据权利构造的背后涉及网络法是否需要贯彻产业政策、异质利益之衡量这两大理论难题。数据上虽不宜设立所有权,但可以依循"绝对权化"的路径,构造一种强度适中的专有权利,从而融入既有的民事权利体系。就用户数据而言,具有确定内容、满足绝对权的特征,从而可以上升为权利的至少包括"专有访问权"和"可转移权"。在本质上,这两项权利与知识产权类似,也是将特定行为上附属的利益内容类型化地划归权利人专有。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个人信息:法益抑或民事权利——对《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之解读 [J].
杨立新 .
法学论坛, 2018, 33 (01) :34-45
[2]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J].
龙卫球 .
政法论坛, 2017, 35 (04) :63-77
[3]   《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章”的得与失 [J].
叶金强 .
中外法学, 2017, 29 (03) :645-655
[4]   张维迎VS林毅夫:产业政策存废之争 [J].
贾国强 .
中国经济周刊, 2016, (38) :86-87
[5]   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 [J].
梅夏英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9) :164-183+209
[6]   数据权、数据主权的确立与大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 [J].
齐爱民 ;
盘佳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1) :64-70+191
[8]   互联网产业驱动下的著作权规则变革 [J].
熊琦 .
中国法学, 2013, (06) :79-90
[9]   格式条款内容规制的规范体系 [J].
解亘 .
法学研究, 2013, 35 (02) :102-118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研究 [J].
王国柱 ;
李建华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