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

被引:569
作者
梅夏英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数据; 法律属性; 财产; 客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计算机数据是不是财产以及其与民法客体的关系问题在民法理论上缺乏基础性研究,既有的网络民事纠纷裁判及理论研究倾向于单独将数据进行客体化和财产化的处理。数据没有特定性、独立性,亦不属于无形物,不能归入表彰民事权利的客体;数据无独立经济价值,其交易性受制于信息的内容,且其价值实现依赖于数据安全和自我控制保护,因此也不宜将其独立视作财产。基于数据的非客体性,大数据交易的合同性质宜界定为数据服务合同;基于主体不确定、外部性问题和垄断性的缺乏,数据权利化也难以实现。数据具有工具中立性的本质特征,法律能够对其实现的规制功能有限。网络民事纠纷可以区分为工具性和虚拟性两类,分别适用一般侵权救济和违反保护他人法律的侵权救济。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83+209 +209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大数据的财产属性研究 [J].
王玉林 ;
高富平 .
图书与情报, 2016, (01) :29-35+43
[2]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3]   数据权、数据主权的确立与大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 [J].
齐爱民 ;
盘佳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1) :64-70+191
[4]   网络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的公共性基础 [J].
梅夏英 ;
杨晓娜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6) :14-21
[5]   数据、信息、知识与情报转化关系的探讨 [J].
郑彦宁 ;
化柏林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11, (07) :1-4
[6]   侵权法一般条款与纯粹经济损失的责任限制 [J].
梅夏英 .
中州学刊, 2009, (04) :96-99
[7]   公序良俗与基本权利 [J].
刘志刚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 27 (03) :62-71
[8]   关于物权客体的两个基础性问题 [J].
屈茂辉 .
时代法学, 2005, (02) :17-23
[9]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其基本规则 [J].
杨立新 ;
王中合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06) :5-15
[10]   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 [J].
马俊驹 ;
梅夏英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1) :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