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章”的得与失

被引:96
作者
叶金强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权利章; 人格保护一般条款; 行为规制模式; 荣誉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的"通则思维"危害极大,"民事权利章"是其典型表现。在民法典分则会对各项民事权利作详尽规定的预设之下,没有必要再设"民事权利章"。《民法总则》在人格利益保护方面,采行了人格利益保护一般条款加具体人格权之模式,个人信息保护则采行为规制模式,这均应予以肯定。"民事权利章"之中的现有财产权规定应予删除,以免出现财产权规则分置于总则和分则的局面。荣誉权之规定也应当删除。
引用
收藏
页码:645 / 6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寻找新民法.[M].苏永钦;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人格权法.[M].王泽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人格权法.[M].(日) 五十岚清;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侵权行为法.[M].(德) 福克斯; 著.法律出版社.2006,
[5]  
知识产权年刊.[M].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民法总论.[M].龙卫球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7]  
中国民法.[M].佟柔主编;.法律出版社.1990,
[8]   知识产权应在未来民法典中独立成编 [J].
吴汉东 .
知识产权, 2016, (12) :3-7
[9]   民法总则制定需处理好的若干重大问题 [J].
孙宪忠 ;
宋江涛 .
河北法学, 2017, 35 (01) :2-9
[10]   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章评述 [J].
李永军 .
法学家, 2016, (05) :60-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