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与过程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云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快速城镇化; 社会冲突; 制度模糊性; 利益分配; 成本转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1204 ;
摘要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资源价值结构和经济机会水平发生了重大改变,模糊的制度规则未能及时、有效调整以反映新的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争夺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的社会冲突频发,而地方政府的介入及其凭借强制力对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进行的策略性分配使得冲突变得更加复杂与剧烈。本文用简单的博弈论模型来展示城镇化利益分配的基本情境、利益分割中的不对等博弈以及谈判破裂后的抗争策略选择博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境进行了延展分析。研究表明:关键行为者为获得城镇化利益而展开争夺,他们围绕城镇化利益分配存在着根本性利益冲突。通过利用制度规则模糊性提供的机会,地方政府和强势利益团体,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日益严重地侵犯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权利边界,利益攫取和成本转嫁越来越厉害。在城镇化的利益分割严重不对等和公共权利非均等覆盖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也不愿意忍气吞声,运用"弱者的武器"进行抗争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在制度规则形同虚设的情况下,现有体制鼓励了极端抗争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地方政府往往陷入越维越乱的维稳怪圈,社会冲突呈现出燃点低、爆点多、不断蔓延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成本转嫁与养老保险的脆弱性 [J].
蒋天文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10) :11-15
[2]   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出事”逻辑:一个分析框架 [J].
钟伟军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9) :36-41+157
[3]   超越结构与行动: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出路——以上海郊区的调查为例 [J].
文军 ;
黄锐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51 (02) :18-24
[4]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J].
于建嵘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114-120+160
[5]   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利益机制分析 [J].
姜杰 ;
曲伟强 .
政治学研究, 2008, (05) :44-52
[6]   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 [J].
折晓叶 .
社会学研究, 2008, (03) :1-28+243
[7]  
转型中的土地产权冲突与融合.[M].万举;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8]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陆学艺;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