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结构与行动: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出路——以上海郊区的调查为例

被引:37
作者
文军 [1 ]
黄锐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政治学系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统筹;
D O I
10.15939/j.jujsse.2011.02.002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结构与行动是社会学理论中的基本研究范式,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二元困境,而当代中国农民的市民化也同样面临着这种困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市民化已经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但在社会制度、文化以及个体自身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难。新世纪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国家实践,是架通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的重要桥梁。它不仅有助于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困境,也为农民市民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农民市民化 [J].
文军 .
开放时代, 2009, (08) :42-46
[2]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9, (02) :51-73
[3]   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 [J].
郭星华 ;
姜华 .
探索与争鸣, 2009, (01) :61-65
[4]   差异性态度与交往期望: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变化趋势——以北京市为例 [J].
卢国显 .
浙江学刊, 2007, (06) :50-54
[6]   我国城市化的目标:城乡一体化 [J].
许经勇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06) :120-123
[8]   农民市民化:制度创新与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 [J].
林拓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05) :67-73
[10]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