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被引:157
作者
黄宗智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新古典经济学; 就业人员数; 经济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报酬; 劳动收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非正规就业人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的"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即没有工作保障,缺少福利和不受国家劳动法保护的劳工)已占今天2.83亿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中的1.68亿,比正规就业人员要多出一倍半。但是,今日的中国国家统计机构尚未真正正视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统计。其部分原因是当前的主流经济(以及社会)理论——即主要来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二元经济"理论、"三部门理论"和"橄榄型"社会结构理论——的误导。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50年代和60年代风行美国的"现代化"模式。本文扼要论述该模式的关键论点,进而回顾70年代和80年代发展经济学"革命"中有关学者对其所作的批评,以及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在美国新保守主义领导下进行的"反革命"辩驳,重在揭示论争双方的意识形态化偏颇,并突出各自的洞见,提倡适当结合双方正确的见解,由此建立去意识形态化的理论观点,以助于理解今天非正规经济的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73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 [J].
方云梅 ;
鲁玉祥 .
中国统计, 2008, (03) :25-27
[2]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1) :129-148+207
[3]   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 [J].
简新华 ;
黄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6) :1-6
[4]   2020年三成国人是中产 [J].
陆学艺 .
共产党员, 2007, (16) :12-12
[5]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6]   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4-12+203
[7]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J].
胡鞍钢 ;
赵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11-119
[8]   “过渡性杂种”: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制度转型 [J].
樊纲 ;
陈瑜 .
经济学(季刊), 2005, (03) :937-952
[9]   “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 [J].
樊纲 ;
胡永泰 .
经济研究, 2005, (01) :4-14
[10]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 [J].
陆学艺 .
江苏社会科学, 2003, (0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