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被引:157
作者:
黄宗智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
来源: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新古典经济学;
就业人员数;
经济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报酬;
劳动收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非正规就业人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的"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即没有工作保障,缺少福利和不受国家劳动法保护的劳工)已占今天2.83亿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中的1.68亿,比正规就业人员要多出一倍半。但是,今日的中国国家统计机构尚未真正正视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统计。其部分原因是当前的主流经济(以及社会)理论——即主要来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二元经济"理论、"三部门理论"和"橄榄型"社会结构理论——的误导。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50年代和60年代风行美国的"现代化"模式。本文扼要论述该模式的关键论点,进而回顾70年代和80年代发展经济学"革命"中有关学者对其所作的批评,以及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在美国新保守主义领导下进行的"反革命"辩驳,重在揭示论争双方的意识形态化偏颇,并突出各自的洞见,提倡适当结合双方正确的见解,由此建立去意识形态化的理论观点,以助于理解今天非正规经济的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73
页数:2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