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事缓则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211
作者
余泳泽 [1 ,2 ]
刘大勇 [3 ]
龚宇 [4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3]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
[4]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全要素生产率; 层层加码; 目标约束;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9.009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经济体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干预"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经济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以2002~2014年中国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当经济增长目标制定采用"留有余地"的设定方式时,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对较高,而在采用"之上"、"确保"、"力争"等硬约束表述时,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经济目标硬约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技术效率(TE)上。(2)经济增长目标"层层加码"明显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在2006年以后更加严重并表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各个组成部分。(3)如果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目标采用"留有余地"设定方式,经济增长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则会更好,全要素生产率也会得到一定地提升。(4)中间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层层加码"通过竞相投资的潮涌效应,扭曲投资结构,抑制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挤占以及导致企业间资源要素错配等机制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上实证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较为稳健。本文可以为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一系列独特现象,如GDP水分、重复建设等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2+202 +20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与市场成熟度评价 [J].
刘大勇 ;
洪雅兰 ;
吕奇 .
产业经济评论, 2017, (03) :61-69
[2]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 [J].
王贤彬 ;
周海燕 .
经济管理, 2016, 38 (08) :1-17
[3]   转型期中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的演变规律——基于财政分权与经济目标的视角 [J].
聂雷 ;
郭忠兴 ;
钟国辉 ;
吕介民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 36 (06) :78-84
[4]   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J].
余泳泽 ;
张先轸 .
管理世界, 2015, (09) :13-31+187
[5]   信贷扩张、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 [J].
罗知 ;
张川川 .
金融研究, 2015, (07) :60-75
[6]   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 [J].
范剑勇 ;
莫家伟 ;
张吉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4) :44-63+205
[7]   “层层加码”与官员激励 [J].
周黎安 ;
刘冲 ;
厉行 ;
翁翕 .
世界经济文汇, 2015, (01) :1-15
[8]   电信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 [J].
郑世林 ;
周黎安 ;
何维达 .
经济研究, 2014, 49 (05) :77-90
[9]   经济增长目标的策略性调整 [J].
徐现祥 ;
梁剑雄 .
经济研究, 2014, 49 (01) :27-40
[10]   国有经济效率、增长目标硬约束与货币政策超调 [J].
马草原 ;
李成 .
经济研究, 2013, 48 (07) :76-8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