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宽处理的基本原则及其类型——基于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分析

被引:21
作者
周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从宽; 认罪认罚; 量刑; 刑事速裁程序;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7.03.013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的刑事速裁程序中系统、合理的从宽处理制度呈缺位状态。对"从宽"规定的理解,应当坚持从宽符合刑事政策、刑责相适应和区别化等原则。在程序层面的从宽应当以诉讼阶段节点为标准,在侦查阶段缩短办案期限、加强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在审查起诉阶段加强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在审判阶段凸显程序审理的量刑化和书面化。在量刑层面的从宽制度设计实际上包括审前阶段的量刑协商和审判阶段的量刑审查两个维度,当下需要以从宽类型为标准着眼于量刑从宽制度的系统化设计,从而推动认罪制度改革的深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关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 [J].
顾永忠 .
当代法学, 2016, 30 (06) :129-137
[2]   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内涵解读与技术分析 [J].
张建伟 .
法律适用, 2016, (11) :2-8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J].
陈光中 .
法律适用, 2016, (11) :9-13
[4]   认罪认罚从宽的理论审视与制度完善 [J].
熊秋红 .
法学, 2016, (10) :97-110
[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J].
陈光中 ;
马康 .
法学, 2016, (08) :3-11
[6]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语境下的关键词展开 [J].
魏晓娜 .
法学研究, 2016, 38 (04) :79-98
[8]   “认罪从宽”实体法视角的解读及司法适用研究 [J].
王瑞君 .
政治与法律, 2016, (05) :108-117
[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6, (02) :48-64
[10]   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问题 [J].
陈瑞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5) :9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