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语境下的关键词展开

被引:358
作者
魏晓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简易程序; 速裁程序; 审前分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随着刑法立法观日益转向积极,刑法修正案不断增加罪名、降低入刑门槛,刑事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速裁程序试点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均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出发点。从内在逻辑看,对认罪认罚的行为人从宽处理,具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依据。从外在价值上说,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的适用,均需要被告人认罪认罚作为正当化机制,而被告人认罪认罚反过来需要以从宽处理作为动力机制。随着速裁程序的试点,我国刑事审判已形成"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三级"递简"格局。但这一格局存在以下问题:着眼于简化审判程序的改革无法有效控制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总量;三种程序之间的繁简分化程度不足;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适用率偏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有效的审前分流机制,实现对审判案件总量的控制;进一步分化审判程序,引入协商程序,改进速裁程序;引入程序激励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6, (02) :48-64
[2]   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 [J].
周光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3) :123-146+207
[3]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量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文姬 .
法学研究, 2016, 38 (01) :165-186
[4]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 [J].
贾志强 ;
闵春雷 .
理论学刊, 2015, (08) :102-107
[5]   废止劳教之后的法律制度建设 [J].
熊秋红 .
中国法律评论, 2014, (02) :247-251
[6]   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实施现状评析 [J].
陈效 .
人民检察, 2014, (07) :69-71
[7]   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 [J].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14, 26 (01) :70-102
[8]   法律中的二八定理——基于被告人认罪案件审理的定量分析 [J].
李本森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3) :85-105+205
[9]   英国附条件警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J].
甄贞 .
法学家, 2011, (04) :151-163+180
[10]  
案多人少:法官的时间去哪儿了[N]. 林娜.人民法院报. 2014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