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被引:729
作者
陈卫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 认罚; 从宽; 司法审查;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6.02.004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取向,是建立在控诉机关指控被追诉人有罪的基础上的一种制度延伸,适用于任何案件性质、诉讼程序类型,广泛存在于刑事诉讼过程中,在性质上兼具实体与程序双重属性,且明显有别于域外辩诉交易制度。本文在科学界定认罪、认罚、从宽内涵的前提下,提出该制度应当坚持以被追诉人自愿性选择为基础,强调控辩双方协商并经由法院最终司法审查确认。围绕参与主体及其权限、案件范围、诉讼阶段流程、从宽处理原则及其界限幅度等基本内容,探讨了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框架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6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J].
马克昌 .
中国法学, 2007, (04) :117-122
[2]   试论构建中国式的认罪协商制度 [J].
陈国庆 .
环球法律评论, 2006, (05) :541-545
[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方式 [J].
黄京平 .
法学杂志, 2006, (04) :10-12+48
[5]  
刑事诉讼的目的[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日) 田口守一, 2010
[6]  
中国刑事政策专题整理[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时延安, 2010
[7]  
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 2006
[8]  
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程序[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陈卫东主编, 2004
[9]  
刑法的经济分析[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陈正云著, 1997
[10]  
中国刑事政策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