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与可转债绩效滑坡

被引:24
作者
刘娥平 [1 ]
刘春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可转债绩效下滑; PSM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6.6 [公司];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选择可转债融资为切入点,以2000年至2008年为研究期间,以中国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采用PSM方法对初始样本进行配对以控制样本自选择问题,对再融资后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探讨引致可转债再融资后绩效下滑的原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发行可转债的公司绩效显著差于配对公司;在可转债转股高峰期,发行可转债的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向上调整当年利润,即存在基于转股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虽然发行前盈余管理反转是可转债发行后绩效下滑更多的原因之一,但是公司治理却能够有效地制约盈余管理反转效应对可转债发行后绩效滑坡的影响;在保持对可转债发行前和转股高峰期的盈余管理予以重点监控外,加强公司治理的建设更是防止发行后业绩下滑的重要举措。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J].
张金清 ;
刘烨 .
管理科学学报, 2010, 13 (09) :47-54
[2]   市场化改革、企业业绩与国有企业经理薪酬 [J].
辛清泉 ;
谭伟强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68-81
[4]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J].
高雷 ;
张杰 .
会计研究, 2008, (09) :64-72+96
[5]   配股对股票长期收益的影响:基于改进三因子模型的研究 [J].
毛小元 ;
陈梦根 ;
杨云红 .
金融研究, 2008, (05) :114-129
[7]   可转债的信号发送功能:中国市场的例子 [J].
杨如彦 ;
孟辉 ;
徐峰 .
经济学(季刊), 2007, (01) :207-226
[8]   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 [J].
陆正飞 ;
魏涛 .
会计研究, 2006, (08) :52-59+97
[9]   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前后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杜沔 ;
王良成 .
管理世界, 2006, (03) :114-121+172
[10]   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 [J].
刘娥平 .
金融研究, 2005, (07) :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