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治理对行政协商机制的“排斥效应”

被引:27
作者
张翔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基层治理; 行政协商; 市区政府; 街道办事处; 社区组织;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7.01.00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次形态,行政协商机制是兼具中央推动与基层适应的政策,但依然受到了基层行政组织的排斥。理解这种"排斥效应"的关键是对城市内各级政府(行政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的互动进行探究。本文对F市M社区与S市T社区进行双案例研究,以"双尾设计"为原则,选取两个差异特征较为明显的案例进行差别复制的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纵向政府间的"权责倒置"机制是造成行政协商机制被城市基层治理所排斥的关键原因。对"权责倒置"机制的分析将有助于调整城市内的纵向政府间关系,为突破城市基层治理中"政府-社会"关系的内在张力提供方向,为城市基层行政协商机制与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0+156 +1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纵向地方政府间关系中的作用与限度——基于浙江省市县党政负责人的问卷调查 [J].
郁建兴 ;
蔡尔津 ;
高翔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 32 (01) :12-21
[2]   政策执行波动与基层治理问题 [J].
陈家建 ;
张琼文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3) :23-45+242
[4]   基层治理:一个现代性的讨论——基层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历时性分析 [J].
周庆智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5) :19-28
[5]   不可退出的谈判:对中国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现象的一种解释 [J].
何艳玲 ;
汪广龙 .
管理世界, 2012, (12) :61-72
[6]   协商治理及其当前实践:内容、形式与未来展望 [J].
张敏 .
南京社会科学, 2012, (12) :72-78
[7]   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 [J].
杨雪冬 .
社会科学, 2012, (11) :4-12
[8]   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发展:理由、可能与路径 [J].
李强彬 ;
廖业扬 .
求实, 2012, (08) :59-64
[9]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J].
贺东航 ;
孔繁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61-7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