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被引:939
作者
贺东航 [1 ]
孔繁斌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2]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中国经验; 层级性治理; 多属性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国家制订的公共政策需要落实到一定的地方场域,通过政策细化或再规划的过程,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从而形成中央统一性和地方多样性的执行格局,说明公共政策往往具有层级性;同时,任何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还具有多属性特征,重大领域的改革政策尤为明显,它同时承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项任务,其政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多部门的合作与配套政策的供给。为防止公共政策在执行中陷入"碎片化",可运用中国特色制度的高位推动,通过层级性治理和多属性治理,采用协调、信任、合作、整合、资源交换和信息交流等相关手段来解决公共政策在央地之间、部门之间的贯彻与落实的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即构成了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9+220 +220-22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政策领导力”及其解读:以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为例 [J].
王玉琼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6) :65-68
[2]   从历史和比较的观点看中国改革 [J].
杜赞奇 ;
程美宝 .
开放时代, 2009, (08) :130-137
[3]   “均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J].
张敏新 ;
肖平 ;
张红霄 .
林业科学, 2008, (08) :131-136
[5]   论公共决策中的政党因素 [J].
汪伟全 .
理论探讨, 2007, (04) :148-151
[6]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模式评析 [J].
李倩 .
党政干部学刊, 2006, (12) :23+26-23
[7]   公共政策执行缘何失真 [J].
张爱阳 .
探索与争鸣, 2006, (02) :31-32
[8]   “职责同构”批判 [J].
朱光磊 ;
张志红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01-112
[9]   利益分析:研究政策执行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J].
丁煌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3) :27-30+34
[10]   政策变通的理论:概念、问题与分析框架 [J].
庄垂生 .
理论探讨 , 2000, (06)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