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城市社区的治理结构及其“去代理化”逻辑——一个来自台北市的调查

被引:33
作者
吴晓林
机构
[1]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台湾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 治理结构; 社区发展协会;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5.01.005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理解社区层面的治理,关键是探究其背后的治理结构和治理过程。已有对社区治理结构和过程的研究,虽然已经从"社区内部互动论"过渡到"内外互动论",并且逐步引入"政府社会合作治理"理论,但是并未明确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关系,也难以关照治理过程的细节。本文通过对台北市的案例研究,运用合作治理的框架,探讨台湾城市社区治理背后的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台湾城市社区治理呈现出以半官方"里组织"、社区发展协会和官方力量为主体的"三角形"结构,这种治理结构隐含了对"代理制"治理结构的"反动"。它着力打破或限制了"恩庇关系"对社区的影响,也力图将政府在微观层面的干预赶出社区,为社区自主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7+155 +15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台湾地区社区建设政策的制度变迁 [J].
吴晓林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1) :29-37
[2]   个案研究的意义和限度——基于知识的增长 [J].
王富伟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5) :161-183+244
[4]   台湾的第三部门与小区治理的创新:以六星计划为例 [J].
丘昌泰 ;
薛宇航 .
开放时代, 2007, (05) :5-21
[5]   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与制度性约束 上海市居委会改革个案研究 [J].
石发勇 .
社会, 2005, (02) :50-77
[6]   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政策及评析 [J].
王茹 .
台湾研究集刊, 2004, (02) :36-42
[7]   国外社会学关于城市社区权力的界定 [J].
夏建中 .
江海学刊, 2001, (05) :42-45
[8]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 [J].
程玉申 ;
周敏 .
社会学研究, 1998, (04) :56-63
[9]  
New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small rural towns: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J] . Kevin O’Toole,Neil Burdes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2004 (4)
[10]   Community governance [J].
Gates, C .
FUTURES, 1999, 31 (05) :51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