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饰的技术:司法说理与判决中的偏见

被引:22
作者
李学尧 [1 ]
刘庄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2]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司法偏见; 掩盖; 法律技巧; 行为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1 [司法行政];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们用严格的实验方法证明:几乎所有法律人引以为豪的说理技术,都可以成为“矫饰的技术”——用看似精密的法言法语,遮掩实际的判决理由,粉饰价值判断或法外因素对判决的影响。这些技术包括:策略性地解释法律概念,选择性地适用法律条文,从预先判定的判决结果反推因果关系、可预见性及其他事实判断——很多时候,法律只是判决的工具,而非判决的依据。而由于这种工具的隐秘性,受不当影响的判决往往又难以被识别和纠正。这些发现呼应了历史上各种批判性理论对形式主义法学的批评,同时提醒我们,各种繁复的法教义学理论和与之对应的司法技术,有可能成为滋生司法不公的温床。司法决策需要直面其试图掩盖的价值判断实质,才能使得法律说理更透明、更公正。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法社会学与规范性问题的关联方式 力量与限度 [J].
雷磊 .
中外法学, 2021, 33 (06) :1405-1425
[4]   法律的经验研究范式:以规范研究为参照 [J].
侯猛 .
学术月刊, 2021, 53 (03) :99-105
[6]   作为科学的法教义学? [J].
雷磊 .
比较法研究, 2019, (06) :84-104
[7]   迈向科学的法律实证研究 [J].
程金华 .
清华法学, 2018, 12 (04) :149-166
[10]   民事裁判文书说理改革发展四阶段评述 [J].
夏克勤 .
人民司法(应用), 2017, (04)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