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76
作者
刘亮 [1 ,2 ]
李廉水 [1 ,2 ]
刘军 [2 ]
程中华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化; 经济增长集约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9361/j.er.2020.02.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摘要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关期,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添薪续力。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智能化与经济增长集约化的CES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显著的U型影响,即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动态作用,在考虑区域异质性以及内生性问题后,U型影响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智能化通过影响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集约化。本文明确了智能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显著效果与作用渠道,也为中国推动智能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制造业40年:智能化进程与展望 [J].
李廉水 ;
石喜爱 ;
刘军 .
中国软科学, 2019, (01) :1-9+30
[2]   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 [J].
李虹 ;
邹庆 .
经济研究, 2018, 53 (11) :182-198
[3]   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曹静 ;
周亚林 .
经济学动态, 2018, (01) :103-115
[4]   智能工业化:工业化发展范式研究的新视角 [J].
韩江波 .
经济学家, 2017, (10) :21-30
[5]   动态面板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比较研究 [J].
张志强 .
统计研究, 2017, 34 (09) :108-119
[6]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J].
蔡跃洲 ;
张钧南 .
经济研究, 2015, 50 (12) :100-114
[7]   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J].
唐未兵 ;
傅元海 ;
王展祥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31-43
[8]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J].
王军 ;
邹广平 ;
石先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6) :70-82
[9]   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基于3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斌 ;
彭星 ;
欧阳铭珂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4) :56-68
[10]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赵文军 ;
于津平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