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96
作者
王军
邹广平
石先进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熵值法; VAR模型;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6.00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构建了由制度、劳动、资本三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技术内生化的宏观生产函数。计算出该生产函数下的经济增长率,发现稳态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制度修正系数、人口增长率以及制度与劳动在宏观生产函数中的贡献率。要实现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保持改革的动力,实行规则化的制度变迁。运用熵值法构建制度的综合指标,对该指标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VAR检验,发现二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由VAR脉冲响应图发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在一定时期后趋近于零,且发现中国各产业的增长在制度冲击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为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经济目标,应坚持稳健化、规则化的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避免因制度的僵化而阻碍经济增长,并且在制定具体的制度改革措施时要考虑对不同产业可能带来的冲击。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制度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及其量化研究 [J].
胡晓珍 ;
张卫东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5) :76-80
[2]   包含制度因素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 [J].
杨友才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3) :88-95
[3]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4]   制度内生化均衡过程和我国经济增长制度有效性检验 [J].
钟昌标 ;
王林辉 ;
董直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89-101
[5]   制度与经济增长:一个数理模型分析 [J].
杨友才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97-103
[6]   制度冲击与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 [J].
杜婷 ;
庞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6) :34-43
[8]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冲击效应分析 [J].
庞东 ;
杨灿 .
财经问题研究, 2006, (03) :3-9
[9]   从经济增长模型的演变看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J].
柴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06) :45-47
[10]   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J].
王文博 ;
陈昌兵 ;
徐海燕 .
当代经济科学, 2002, (02) :33-3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