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及其量化研究

被引:6
作者
胡晓珍 [1 ]
张卫东 [2 ]
机构
[1] 重庆交通大学财经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环境; 产出效率;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0.05.01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可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通过微观生产要素所产生的间接效应,利用我国29个省市区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查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被低估,其不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通过影响资本与劳动配置效率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依靠制度要素投入增加的"效率型"模式,但制度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日趋衰减,下一步制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中西部地区的自由经济环境建设与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适宜制度、经济增长与发展平衡——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J].
陆铭 .
学术月刊, 2008, (06) :18-26
[2]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3]   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 [J].
周业安 ;
赵坚毅 .
管理世界, 2004, (05) :9-17+155
[4]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J].
樊纲 ;
王小鲁 ;
张立文 ;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3, (03) :9-18+89
[5]   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J].
王文博 ;
陈昌兵 ;
徐海燕 .
统计研究, 2002, (05) :3-6
[6]   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J].
卢中原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1993, (12) :49-55
[7]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