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被引:715
作者
唐未兵 [1 ]
傅元海 [2 ]
王展祥 [3 ]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2]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3] 江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引进; 模仿创新; 经济增长集约化; GM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战略,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夯实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樊纲 ;
王小鲁 ;
马光荣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4-16
[2]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 [J].
宋冬林 ;
王林辉 ;
董直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2) :91-106+222
[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J].
王顺兵 .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 (05) :52-54+47
[4]   借用技术与资本积累型经济增长——兼论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异同 [J].
文礼朋 ;
郭熙保 .
当代财经, 2010, (08) :14-19
[5]   FDI溢出机制、技术进步路径与经济增长绩效 [J].
傅元海 ;
唐未兵 ;
王展祥 .
经济研究, 2010, 45 (06) :92-104
[6]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基于28个省市1990-2007年的面板数据 [J].
杜传忠 ;
曹艳乔 .
经济科学, 2010, (02) :29-41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J].
陶长琪 ;
齐亚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1) :19-32
[8]   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测度 [J].
沈坤荣 ;
李剑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77-89
[9]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判别标准与动力源泉 [J].
云鹤 ;
吴江平 ;
王平 .
上海经济研究, 2009, (02) :11-18
[10]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