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基于28个省市1990-2007年的面板数据

被引:26
作者
杜传忠 [1 ]
曹艳乔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贡献要素;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D O I
10.19523/j.jjkx.2010.02.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具体考察了1990-2007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主要依赖于投资的拉动和工业化的带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明显;技术对经济增长虽具有正向作用,但科技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相对物质资本和劳动还很小。外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受出口拉动的特征最为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资企业出口的削弱。过大的政府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中国东部地区的实证 [J].
毛新雅 ;
姚宇 .
工业技术经济, 2009, 28 (09) :146-152
[2]   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J].
郭熙保 ;
罗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52-65
[3]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4]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J].
刘伟 ;
张辉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4-15
[5]   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 [J].
姚先国 ;
张海峰 .
经济研究, 2008, (05) :47-57
[6]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R&D投入效果实证分析 [J].
彭建平 ;
张建华 .
系统工程, 2007, (12) :47-52
[7]   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J].
姚树洁 ;
冯根福 ;
韦开蕾 .
经济研究, 2006, (12) :35-46
[8]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J].
纪玉山 ;
吴勇民 .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06) :47-51+73
[9]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 [J].
朱勇 ;
张宗益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92-98
[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