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被引:312
作者
蔡跃洲 [1 ]
张钧南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通用目的技术; 替代效应; 渗透效应; 增长核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前者是由技术进步带来ICT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实现ICT资本对其他资本的替代,支撑经济增长;后者则是ICT作为通用目的技术能渗透和应用于各产业部门,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依托Jorgenson及OECD的增长核算框架,对1977-2012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进行细致分解,据以分析ICT的两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ICT的替代效应体现为ICT资本对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3.4%,但1990年以后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2012年期间更是高达9.8%,接近同期TFP的贡献;(2)在ICT资本和TFP增长测算基础上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印证了渗透效应的存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掘ICT的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有望为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源泉。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信息技术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 [J].
张之光 ;
于睿 ;
史耀波 .
系统工程 , 2014, (05) :75-81
[2]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3]   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新兴古典微观模型 [J].
周勤 ;
张红历 ;
王成璋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12) :105-110
[4]   信息技术资本、替代性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局部调整模型的分析 [J].
张之光 ;
蔡建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9) :71-81+150
[5]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J].
蔡昉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 (03) :314-319
[6]   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王宏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11) :66-76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J].
李宾 ;
曾志雄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3-15
[8]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9]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10]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