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是否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176
作者
魏下海 [1 ]
董志强 [2 ,1 ]
黄玖立 [3 ,4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研究中心
[3]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4] 泰达学院国际商务研究所
关键词
工会; 劳动收入份额; 工资; 劳动生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5 [私营企业];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0302 ;
摘要
我国正处于劳动关系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会的作用及其经济后果广受关注。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刻画了工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并利用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会导致企业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但由于后者的升幅更大,因此劳动收入份额反而下降了。针对子样本的分析进一步发现,工会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在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有着差异。上述研究从理论和经验上确认了工会是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工会在收入分配中的实际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技术偏向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再考察 [J].
陈宇峰 ;
贵斌威 ;
陈启清 .
经济研究, 2013, 48 (06) :113-126
[2]   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魏下海 ;
董志强 ;
刘愿 .
管理世界, 2013, (05) :35-46+187
[3]   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 [J].
孙中伟 ;
贺霞旭 .
管理世界, 2012, (12) :46-60+81
[4]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 [J].
吕冰洋 ;
郭庆旺 .
经济研究, 2012, 47 (10) :27-40
[5]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 [J].
陈晓玲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1) :93-118
[6]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基于最终需求和技术效率的视角 [J].
孙文杰 .
经济研究, 2012, 47 (05) :120-131
[7]   融资约束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吗?——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陈琳 .
金融研究, 2012, (03) :29-42
[8]   集体议价是否改善了工资水平: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J].
詹宇波 ;
张军 ;
徐伟 .
世界经济, 2012, 35 (02) :63-83
[9]   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 [J].
张莉 ;
李捷瑜 ;
徐现祥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409-428
[10]   劳动收入比重,真的一致下降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发现 [J].
方军雄 .
管理世界, 2011, (07) :31-4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