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低价股的溢价之谜

被引:36
作者
罗进辉
向元高
金思静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低价股溢价; 名义价格幻觉; 机构投资者; 证券分析师; 卖空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低价股的溢价异象,并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指出股票的名义价格幻觉是造成低价股溢价效应的重要原因。基于199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75,736个月度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显著持续的低价股溢价现象,而且上市公司的散户规模越大,低价股的溢价效应越强,证实了本文的理论观点和预期。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证券分析师关注、卖空机制等都有利于降低低价股的溢价程度,从而帮助资本市场矫正误定价和资源错配问题。进一步,我们还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还会通过发放股票股利以利用投资者的名义价格幻觉和迎合投资者对低价股的偏好,从而实现市值管理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揭开中国资本市场低价股的溢价之谜和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和政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0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卖空机制提高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吗?——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J].
李志生 ;
陈晨 ;
林秉旋 .
经济研究, 2015, 50 (04) :165-177
[2]   卖空限制与股票错误定价——融资融券制度的证据 [J].
李科 ;
徐龙炳 ;
朱伟骅 .
经济研究, 2014, 49 (10) :165-178
[3]   投资者名义价格幻觉与管理者迎合——基于基金拆分现象的研究 [J].
俞红海 ;
陆蓉 ;
徐龙炳 .
经济研究, 2014, 49 (05) :133-146
[4]   数字崇拜下的金融资产价格异象 [J].
赵静梅 ;
吴风云 .
经济研究, 2009, 44 (06) :129-141
[5]   再售期权、通胀幻觉与中国股市泡沫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陈国进 ;
张贻军 ;
王景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106-117
[6]   吉利数字与股票价格 [J].
饶品贵 ;
赵龙凯 ;
岳衡 .
管理世界, 2008, (11) :44-49+77
[7]  
中国股市“高价股溢价”现象的实证研究[J]. 梁丽珍.中大管理研究. 2008(02)
[8]   股票价格中的数字与行为金融 [J].
岳衡 ;
赵龙凯 .
金融研究, 2007, (05) :98-107
[9]   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 [J].
朱红军 ;
何贤杰 ;
陶林 .
金融研究, 2007, (02) :110-121
[10]   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 [J].
张圣平 ;
熊德华 ;
张峥 ;
刘力 .
金融研究, 2003, (04) :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