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售期权、通胀幻觉与中国股市泡沫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70
作者
陈国进 [1 ,2 ]
张贻军 [2 ]
王景 [3 ]
机构
[1]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3]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
股市泡沫; 再售期权; 通胀幻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822.5 [通货膨胀];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01 ; 0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泡沫意味着股价偏离了其真实价值,而真实价值由其未来现金流和贴现率决定。再售期权与通胀幻觉两因素分别从投资者对股票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估计的偏差的角度解释股价泡沫的形成和膨胀。本文以1997—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动态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估计我国股市的基本价值进而估计股市泡沫水平和波动性;在此基础上,检验再售期权和通胀幻觉对我国股市泡沫的解释作用。本文发现,再售期权和通胀幻觉都是影响我国股市泡沫的重要因素,但是再售期权具有更强解释作用。这一结论与我国股市存在严重异质信念和严格禁止卖空的特征相吻合,也为有效监控我国股市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及其对危机性泡沫的影响 [J].
闵宗陶 ;
窦玉明 ;
徐涛 .
金融研究, 2006, (06) :53-60
[2]   资金约束放松与证券市场泡沫:一个实验检验 [J].
杨晓兰 ;
金雪军 .
世界经济, 2006, (06) :84-93+95
[3]   过度自信、有限参与和资产价格泡沫 [J].
吴卫星 ;
汪勇祥 ;
梁衡义 .
经济研究, 2006, (04) :115-127
[4]   换手率与股票收益:流动性溢价还是投机性泡沫? [J].
张峥 ;
刘力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871-892
[5]   我国证券市场泡沫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 [J].
张艳 .
管理世界, 2005, (10) :34-40
[6]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J].
刘熀松 .
经济研究, 2005, (02) :45-53
[7]   通货膨胀幻觉与中国股市估值 [J].
刘仁和 ;
陈柳钦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43-48
[8]   股市政策对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股市低迷现状的解释 [J].
孙建军 ;
王美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6) :141-146
[9]   中国股市的理性泡沫 [J].
周春生 ;
杨云红 .
经济研究, 2002, (07) :33-40+62
[10]   净资产、剩余收益与市场定价: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J].
陈信元 ;
陈冬华 ;
朱红军 .
金融研究, 2002, (04) :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