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剩余收益与市场定价: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被引:191
作者
陈信元
陈冬华
朱红军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关键词
净资产; 收益; 剩余收益; 规模; 流通股比例; 价值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0.91 [证券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运用Ohlson(1 995)剩余收益定价模型考察了上海证券市场 1 995、1 996和1 997年度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主要研究了剩余收益、收益和净资产三个变量对股价解释能力 ,同时还研究了规模和流通股比例在我国证券市场定价中的作用。本文完全按照Ohlson定价理论的要求 ,在经验性估计模型中引入剩余收益变量。在检验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时 ,同时考虑了流通股比例和规模对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1 .收益、净资产、剩余收益、流通股比例和规模都具有价值相关性 ,并且 ,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2 .与Ohlson的模型预测一致 ,股票价格与收益 (净资产和剩余收益 )呈正相关 ;3 .市场对剩余收益的定价乘数低于对收益的定价乘数 ,表明市场可能认识到剩余收益作为非正常收益 ,持续性较差 ;4.与只考虑净资产和收益的模型相比 ,当模型中同时考虑剩余收益、规模与流通股比例时 ,市场对净资产的定价乘数会有所提高 ;5 .流通股比例越高 ,规模越大 ,市场定价越低 ;6.与其他一些研究的结果相似 ,假设所有的非流通股全部上市流通 ,市场价格平均会有 2 0 %到 2 6%的降幅 ;并且 ,流通股比例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逐年降低 ;7.对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分年度进行了检验 ,发现 1 996年度的解释能力为最强 ,1 997年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 [J].
赵宇龙 ;
王志台 .
经济研究, 1999, (09) :56-63
[2]   对我国各行业未来成长能力的实证考察:一种市场视角 [J].
赵宇龙 ;
易琮 .
经济研究, 1999, (06) :37-44
[3]   股票市场对非流通股比例的价格反应——兼析释放非流通股对股市冲击效应及策略 [J].
朱武祥 ;
郭志江 .
经济研究, 1999, (05)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