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监督、政府干预与自由现金流约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47
作者
沈红波 [1 ]
张广婷 [2 ]
阎竣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银行贷款; 监督; 自由现金流量; 代理成本;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5.008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银行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工具,能够约束公司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银行贷款的融资功能,较少关注银行货款的微观治理功能。本文从银行贷款监督的理论框架出发,实证检验了银行贷款监督对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约束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对银行贷款监督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对于低增长的公司,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高,代理问题越严重。②短期银行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都能约束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但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更强。③进一步考虑政府的信贷干预,我们发现,在政府干预较弱的地区,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问题,银行贷款能约束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但银行贷款自身的特征和制度环境决定了其监督效应的局限性。为进一步发挥银行大贷款人的监督作用并降低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应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治理、加强银行业竞争,降低政府对银行的信贷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银行业竞争、债权人监督与盈余稳健性 [J].
沈红波 ;
曹军 ;
高新梓 .
财贸经济, 2011, (09) :47-54
[2]   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经验证据 [J].
唐松 ;
胡威 ;
孙铮 .
金融研究, 2011, (07) :182-195
[3]   全流通时代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研究 [J].
沈红波 ;
曹军 ;
高新梓 .
财贸经济, 2010, (09) :44-51
[4]   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 [J].
沈红波 ;
张春 ;
陈欣 .
金融研究, 2007, (12) :154-164
[5]   银行监督、企业社会性成本与贷款融资体系 [J].
倪铮 ;
张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66-76
[6]   财政分权下政府干预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转轨经济制度背景的实证分析 [J].
黎凯 ;
叶建芳 .
管理世界, 2007, (08) :23-34
[7]   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 [J].
江伟 ;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6, (11) :116-126
[8]   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J].
饶艳超 ;
胡奕明 .
会计研究, 2005, (04) :36-41+94
[9]   银行体制、破产成本与政府担保——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一个分析框架 [J].
廖国民 ;
刘巍 .
管理世界, 2005, (03) :7-14+171
[10]   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 [J].
田利辉 .
经济学(季刊), 2004, (S1)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