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域分异特征

被引:47
作者
于伯华 [1 ]
吕昌河 [1 ]
吕婷婷 [2 ,3 ]
杨阿强 [1 ,4 ]
刘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NDVI; 植被变化; 区域分异;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本研究以1981-2006年间的GIMMS/NDVI产品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从植被空间分布、植被波动和植被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981-2006年间,雅鲁藏布江河谷区、错那县和墨脱县的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三江源地区的顶端和青海南山北麓等区域地表植被年际波动较大。反映区域植被盖度时间变化趋势的SLOPE值以及植被盖度,具有从南部、东南部向北、西北部"下降—上升—不变"的规律。植被盖度下降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和青海湖南部,其次是三江源中南部地区;植被没有明显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显著上升的区域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区,植被指数明显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山间盆地区,轻微上升的区域分散在明显改善区的周围。依据SLOPE值的空间分异特征将整个高原划分为4个一级区:帕米尔高原植被指数上升区、藏北高原—阿里高原—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稳定区、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植被指数上升区和三江源—横断山区植被指数下降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3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An extended AVHRR 8-km NDVI dataset compatible with MODIS and SPOT vegetation NDVI data [J].
Tucker, CJ ;
Pinzon, JE ;
Brown, ME ;
Slayback, DA ;
Pak, EW ;
Mahoney, R ;
Vermote, EF ;
El Saleous, 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5, 26 (20) :4485-4498
[12]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for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of a semi-arid forest with respect to drought years[J] . A. Volcani,A. Karnieli,T. Svoray.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5 (1)
[13]   Using the satellite-derived NDVI to assess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J].
Pettorelli, N ;
Vik, JO ;
Mysterud, A ;
Gaillard, JM ;
Tucker, CJ ;
Stenseth, NC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5, 20 (09) :503-510
[14]  
Changes of climate and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China[J] . Lin Zhao,Chien-Lu Ping,Daqing Yang,Guodong Cheng,Yongjian Ding,Shiyin Liu.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2004 (1)
[15]  
GRASSLAND RESPONSES TO THREE YEARS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CO<sub>2</sub>, PRECIPITATION, AND N DEPOSITION[J] . Erika S. Zavaleta,M. Rebecca Shaw,Nona R. Chiariello,Brian D. Thomas,Elsa E. Cleland,Christopher B. Field,Harold A. Mooney.Ecological Monographs . 2003 (4)
[16]   青藏高原湿地研究进展 [J].
白军红 ;
欧阳华 ;
徐惠风 ;
周才平 ;
高俊琴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4) :1-9
[17]   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的区域分异规律 [J].
李晓兵 ;
陈云浩 ;
王宏 ;
史培军 .
地理科学, 2004, (03) :270-274
[18]   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 [J].
莫申国 ;
张百平 ;
程维明 ;
谭娅 ;
肖飞 ;
武红智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88-96
[19]   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 [J].
方精云 ;
朴世龙 ;
贺金生 ;
马文红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 (06) :554-565+578
[20]   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 [J].
吴绍洪 ;
杨勤业 ;
郑度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4) :3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