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57
作者
佘茂艳 [1 ]
王元地 [1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2] 四川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乡村振兴;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21.13.019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文章分析了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的互动耦合关系,构建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从纵横两个方面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稳定增长态势,但乡村振兴发展较滞后;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距,步调不一致,两者的系统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虽逐步增长,但整体偏低,两者关系呈现由轻度失调到初级协调转变的动态特征。两系统失调区域范围逐渐缩小,协调发展地区增多,并由沿海向内陆延伸。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城镇化程度、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情况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虎 ;
周楠 .
统计与决策, 2019, 35 (11) :86-90
[2]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评价 [J].
华坚 ;
胡金昕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 (08) :19-27
[3]   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协调发展——基于系统耦合视角 [J].
潘苏楠 ;
李北伟 ;
聂洪光 .
技术经济, 2019, 38 (03) :60-66
[4]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J].
张挺 ;
李闽榕 ;
徐艳梅 .
管理世界, 2018, 34 (08) :99-105
[5]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迟国泰 ;
赵志冲 .
科研管理, 2018, 39(S1) (S1) :1-10
[6]   科技创新与创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来自2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J].
李娜娜 ;
张宝建 .
经济问题, 2017, (12) :65-71
[7]   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J].
刘娜娜 ;
王效俐 ;
韩海彬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10) :59-70
[8]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J].
舒小林 ;
高应蓓 ;
张元霞 ;
杨春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3) :82-90
[9]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评价研究——基于中国28个省级区域的实证分析 [J].
和瑞亚 ;
张玉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07) :31-37
[10]   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 [J].
曾珍香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 (03)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