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46
作者
刘娜娜 [1 ]
王效俐 [1 ]
韩海彬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 高技术产业创新; 耦合协调; 驱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分析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两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探讨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和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省份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发生分异;(2)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出现了低度耦合协调发展、中度耦合协调发展和高度耦合协调发展三种状态;(3)高校科技创新效率、产学合作程度、高校知识溢出能力和高技术产业吸收能力是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而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对其驱动效应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 [J].
熊建新 ;
陈端吕 ;
彭保发 ;
邓素婷 ;
谢雪梅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108-1116
[2]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法威 ;
许恒周 ;
王姝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8) :7-11
[3]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评价研究——基于中国28个省级区域的实证分析 [J].
和瑞亚 ;
张玉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07) :31-37
[4]   我国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创新驱动研究——基于产业共生网络的视角 [J].
刘英基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6) :125-132+135
[5]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其测度研究 [J].
范柏乃 ;
张维维 ;
贺建军 .
统计研究, 2013, 30 (07) :3-8
[6]   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与城市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J].
张广海 ;
冯英梅 .
经济管理, 2013, 35 (05) :128-138
[7]   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的内生性 [J].
邵小快 ;
胡怀国 .
经济学动态, 2013, (03) :109-118
[8]   大学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阶段演进及推进策略 [J].
赵哲 .
教育探索, 2013, (01) :11-15
[9]   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空间协调发展度研究——基于三子系统耦合系统的分析框架 [J].
霍影 .
情报杂志, 2012, 31 (12) :180-185+157
[10]   中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J].
王雪妮 ;
孙才志 ;
邹玮 .
中国软科学, 2011, (12) :18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