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协调发展——基于系统耦合视角

被引:12
作者
潘苏楠 [1 ]
李北伟 [1 ]
聂洪光 [2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2]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美丽中国建设; 熵值法; 耦合协调; BP神经网络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选取科技创新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科技创新系统和美丽中国建设系统2008—2016年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序列,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了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稳定上升态势,美丽中国建设与科技创新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两者的步调不一致,导致科技创新系统与美丽中国建设系统的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阶段,但是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逐渐加强,其耦合协调效益正在逐步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D].张静.西安工程大学.2016, 07
[2]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陕西省农民收入预测研究.[D].常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01
[3]   中国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与评价 [J].
陈耀 ;
赵芝俊 ;
高芸 .
技术经济, 2018, 37 (12) :53-60
[4]   区域美丽中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耦合关联性测度及前景预测——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 [J].
时朋飞 ;
李星明 ;
熊元斌 .
中国软科学, 2018, (02) :86-102
[5]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的定量研究——以敦煌市为例 [J].
王珞珈 ;
董晓峰 ;
刘星光 ;
尹辉 .
生态科学, 2017, (04) :194-201
[6]   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动态研究 [J].
熊元斌 ;
时朋飞 ;
李星明 .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 (09) :5-13+2
[7]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J].
王东琴 ;
李伟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7 (03) :66-72
[8]   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耦合协调研究 [J].
夏露 ;
肖湘美惠 .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6, 31 (06) :1-6+14
[9]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美丽中国”评价体系 [J].
谢炳庚 ;
陈永林 ;
李晓青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36-42
[10]   “美丽中国”区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J].
向云波 ;
谢炳庚 .
统计与决策, 2015, (05)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