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198
作者
舒小林 [1 ,2 ,3 ]
高应蓓 [2 ]
张元霞 [2 ]
杨春宇 [2 ,3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3] 贵州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文明城市; 耦合模型; 协调发展; 贵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 ;
摘要
生态文明城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旅游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2006-2011年数据以贵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2006-2011年贵阳市旅游产业(除2010年外)和生态文明城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高,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中度失调逐步向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优化趋势发展,贵阳市旅游产业和生态文明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为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滞后型和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相互交替出现,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统筹好城镇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城市;2加强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状态的研究和监测,运用规划、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促使两者向着最优协调状态方向发展;3加强旅游产业与大数据、文化、科技和生态服务业等蛙跳型产业的融合,解决旅游产业发展波动较大问题,夯实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J].
钟家雨 ;
柳思维 ;
熊曦 .
经济地理, 2014, 34 (02) :187-192
[2]   1995-2011年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度分析 [J].
杜傲 ;
刘家明 ;
石惠春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2) :194-201
[3]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 [J].
秦伟山 ;
张义丰 ;
袁境 .
资源科学, 2013, 35 (08) :1677-1684
[4]   城市化推动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时空动态分析 [J].
杨亚丽 ;
孙根年 .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169-175
[5]   副省级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 [J].
耿松涛 ;
谢彦君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1) :91-97
[6]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高楠 ;
马耀峰 ;
李天顺 ;
白凯 .
旅游学刊, 2013, 28 (01) :62-68
[7]   试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及其评估指标体系 [J].
王家贵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9) :138-140
[8]   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J].
王兆峰 ;
余含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165-171
[9]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的定量评价——以杭州市为例 [J].
罗文斌 ;
谭荣 .
地理研究, 2012, 31 (06) :1103-1110
[10]   贵州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 [J].
杨昌鹏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01) :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