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20
作者
汪凡 [1 ]
白永平 [1 ]
周亮 [2 ,3 ]
张永凯 [4 ]
乔富伟 [1 ]
纪学朋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技创新能力; 时空格局; SEM;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12.007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通过构建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利用Arc GIS核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冷热点等空间分析方法,对1999、2006和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总体趋势进行研究,并采用Geo Da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远高于其他城市,占高校科技创新总量的80%以上,与其他城市的差距逐渐增大;(2)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大幅提高,高值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中西部地区低值区连片分布,东部和中西部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日益显著;(3)1999—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热点区稳定地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冷点区大幅减少;(4)教育财政投入、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与第三产业比重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时空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创新地理学.[M].吕拉昌.科学出版社.2016,
[2]  
ArcGIS 10地理信息系统教程.[M].牟乃夏; 刘文宝; 王海银; 戴洪磊; 主编.测绘出版社.2012,
[3]  
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M].滕堂伟; 曾刚; 著.科学出版社.2008,
[4]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驱动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J].
樊杰 ;
刘汉初 .
经济地理, 2016, 36 (01) :1-9
[5]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研究 [J].
游小珺 ;
赵光龙 ;
杜德斌 ;
范斐 .
地理科学, 2016, 36 (02) :180-187
[6]   2002—2011年中国新型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收敛性分析 [J].
马卫 ;
白永平 ;
张雍华 ;
周鹏 ;
牛宗斌 ;
冯海红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62-70
[7]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安蓉 ;
马亮 .
科研管理, 2015, 36(S1) (S1) :15-21
[8]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基于华东地区高校的实证研究 [J].
刘勇 ;
应洪斌 ;
蒋芬君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 26 (05) :113-119
[9]   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科技创新效率研究——基于2007~2011年Malmquist指数法的动态分析 [J].
李清贤 ;
曲绍卫 ;
齐书宇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03) :167-171
[10]   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评价 [J].
尹伟华 ;
袁卫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3, 28 (06)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