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权分置”中的土地承包权

被引:63
作者
丁文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土地承包权; 土地经营权; 权利构造;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7.03.020
中图分类号
D922.32 [农业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摘要
我国现行法之所以未遵循法律逻辑将土地承包权包含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中,既导源于特定的制度基础,也受制于薄弱的理论研究。法学界对"三权分置"中土地承包权的"三种"不同解读,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其应为一种兼具身份性和财产性的成员权。"三权分置"中土地承包权的权利构造,要明确其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土地承包权的"配置主体"是个体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体现公平的价值取向;土地承包权的"行使主体"是团体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户",承载效率的目标定位。土地承包权内容由其权利性质和制度功能决定,故应包含承包请求权、承包收益权和承包监管权等权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三权分置”论的法律逻辑、政策阐释及制度替代 [J].
吴义龙 .
法学家, 2016, (04) :28-41+176
[2]   农户承包经营的农地流转的三权分置——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 [J].
楼建波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4) :53-69
[3]   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模式的立法研究 [J].
孙宪忠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7) :145-163+208
[4]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 [J].
高飞 .
法学研究, 2016, 38 (03) :3-19
[5]   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权能 [J].
韩松 .
中国法学, 2016, (02) :121-142
[6]   土地“三权分置”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J].
韩长赋 .
农村工作通讯, 2016, (03) :19-23
[7]   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政策意蕴与法制完善 [J].
朱广新 .
法学, 2015, (11) :88-100
[9]   中国民法典民事主体立法问题研讨会会议综述 [J].
陈龙吟 ;
侯国跃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17 (05) :123-135
[10]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私法逻辑 [J].
刘征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5)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