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私法逻辑

被引:40
作者
刘征峰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土地所有权; 保有; 用益物权; 物的用益; 权利的用益; 用益权的行使; 成员权; 私权谱系;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5.05.005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30105 ;
摘要
"三权分置"土地改革的理论动因来自于经济学界,而非法学界。对"三权"法律关系的厘清不能僭越现有大陆法系私法的概念和逻辑体系。应当将对绝对所有权概念的坚持作为基础,拒绝借用普通法系的地产权和保有概念。"双重物的用益"和"物的用益—权利的用益"体系框架存在法律逻辑上的矛盾,不宜采纳。"物的用益—用益权的行使"和"成员权—物的用益"框架各具利弊。"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本质是通过债权实现物权和资本的结合。放宽物权性流转限制是当前改革的主要方向。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是土地权利私法化改革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 [J].
潘俊 .
中州学刊, 2014, (11) :67-73
[2]  
解读:《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J]. 黑龙江粮食. 2014(11)
[3]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 [J].
高圣平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76-91
[4]   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思路与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解读 [J].
陈小君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4-25
[6]   论英国土地保有关系对债作为财产所有权客体的影响 [J].
刘兵红 .
河北法学, 2012, 30 (04) :175-178
[7]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实践与发展趋势 [J].
史卫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2) :105-109
[8]   国外农用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对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启示 [J].
丁关良 .
世界农业, 2010, (08) :38-42
[9]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法律性质辨析 [J].
宋志红 .
法学杂志, 2010, 31 (05) :9-13
[10]   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探讨 [J].
刘俊 .
现代法学, 2007, (02) :17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