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被引:87
作者
程钰 [1 ]
刘雷 [1 ]
任建兰 [1 ]
来逢波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山东交通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综合交通; 可达性; 县域经济;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9.005
中图分类号
F512 [中国];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山东省2009年交通、2011年经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综合分析方法构建包括区中心城市的区位关系指数、县域道路连接程度、对外通达性3个指标的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以山东省91个县市为例,分析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构建16种空间组合类型,得出如下结论:①91个县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690、0.349;②91个县市的组合类型分为12类,以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型、超前型为主;③沿海经济带、济南都市圈、胶济沿线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均具有较好的优势,两者协调程度较好,处于高水平的协调,鲁西部县市综合交通可达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优势较弱,处于低水平的协调。研究县域尺度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能够为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058 / 10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 [J].
陈松林 ;
陈进栋 ;
韦素琼 .
地理科学, 2012, 32 (07) :807-815
[2]   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以安徽省为例 [J].
沈惊宏 ;
陆玉麒 ;
兰小机 ;
刘德儿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280-1293
[3]   基于熵权TOPSIS法和三维结构下的区域发展模式——以山东省为例 [J].
程钰 ;
任建兰 ;
崔昊 ;
唐桂敏 .
经济地理, 2012, 32 (06) :27-31
[4]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J].
刘传明 ;
曾菊新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209-2221
[5]   基于生态效率的辽宁省循环经济分析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宋亚楠 .
生态学报, 2011, 31 (16) :4732-4740
[6]   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J].
黄晓燕 ;
曹小曙 ;
李涛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985-999
[7]   高速铁路对河南沿线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37-543
[8]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 [J].
刘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37-46
[9]   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交互关系研究 [J].
石京 ;
黄谦 ;
吴照章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 34 (06) :1077-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