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被引:126
作者
刘传明 [1 ]
曾菊新 [2 ]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县域; 综合交通可达性; 经济发展水平; 空间差异; 点轴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11 [综合运输体制与结构];
学科分类号
08 ; 0823 ;
摘要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借鉴现有成果基础上,完善了不受分析空间尺度大小影响的综合交通可达性赋值测度法,尤其强调了火车站的节点属性及其等级对可达性的影响。并以此测算湖北省79个县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空间差异规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分别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分析其空间差异现象,采用相关分析和曲线拟合方法揭示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具有正相关趋势的非线性关系。同时运用3×3矩阵分析两者的组合类型和湖北省各类型县域分布规律,验证了"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改善是实现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的观点,依据空间差异规律,一方面评述了湖北省现行空间发展战略,建议湖北省实施"一主两副三区四带"点轴式空间非均衡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提出了促进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全面提升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209 / 22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J].
黄晓燕 ;
曹小曙 ;
李涛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985-999
[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 [J].
刘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37-46
[3]   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 [J].
孙威 ;
张有坤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562-1569
[4]   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交互关系研究 [J].
石京 ;
黄谦 ;
吴照章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 34 (06) :1077-1080
[6]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4) :14-23
[7]   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J].
王振波 ;
徐建刚 ;
朱传耿 ;
祁毅 ;
徐璐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416-426
[8]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网络密度、邻近性及可达性(英文)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李秀伟 ;
王娇娥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2) :295-309
[9]   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证——以山东省为例 [J].
王成新 ;
王格芳 ;
刘瑞超 ;
姚士谋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73-76
[10]   基于GIS的县级尺度交通可达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J].
张志学 ;
李同升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