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域经济与交通协调性评价——以长三角为例

被引:11
作者
屈龙
机构
[1]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与交通; 协调性; 主成分分析法; 模糊数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F512.7 [地方交通运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收集了长三角经济圈八年的历史数据,从中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经济圈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指数,运用模糊数学建立起长三角经济圈的交通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性的评判体系,并计算出该经济圈过去八年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度。对比实际情况和计算结果,运用模糊数学评价交通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性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姜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03
[2]   模糊数学方法在唐庄煤矿构造复杂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J].
闫庆磊 ;
朱炎铭 ;
姚海鹏 ;
曹新款 .
中国煤炭地质, 2009, 21(S2) (S2) :9-13
[3]   基于主成分和模糊聚类的区域自主创新环境评价 [J].
张凌 ;
李亚平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09) :130-131+138
[4]   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J].
陈大鹏 ;
姜霞 ;
李同升 .
新西部(下半月), 2007, (04) :4-6
[5]  
区域经济学.[M].杨云彦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