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

被引:73
作者
丁建军
机构
[1] 吉首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连片特困区; 贫困; 比较;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4.12.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综合比较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对于更好地实施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十分重要。基于"发展"与"贫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24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结果表明:1在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中,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贫困相对更为突出,社会服务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落后,生态条件较好、生态负荷较小,但生态脆弱性不容忽视;2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在空间上呈"东部-北部-西南部"走向依次递增的特征,西南腹地是中国贫困的"重灾区";3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万人科技人员数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上较为相似,但在建制村硬化公路通达率、人口密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村卫生室普及率和青壮年文盲率等表征社会公共服务的指标上具有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418 / 14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贫困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研究述评 [J].
祁新华 ;
林荣平 ;
程煜 ;
叶士琳 .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1498-1505
[2]   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 [J].
王艳慧 ;
钱乐毅 ;
段福洲 .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1489-1497
[3]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武陵山片区的扶贫开发机制 [J].
寻舸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146-150+167
[4]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J].
黄承伟 ;
向家宇 .
社会主义研究, 2013, (01) :32-37
[6]   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J].
李阳兵 ;
罗光杰 ;
邵景安 ;
程安云 ;
王成 ;
白晓永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666-1674
[7]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区开发式扶贫的模式与长效机制 [J].
苏维词 .
贵州科学, 2012, 30 (04) :1-5
[8]   基于农户—生态经济模型的耕地石漠化人文成因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 [J].
苗建青 ;
谢世友 ;
袁道先 ;
蒋勇军 .
地理研究, 2012, 31 (06) :967-979
[9]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多维测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J].
陈琦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9 (03) :58-63
[10]   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增长极培育的战略分析——以武陵山地区为例 [J].
童中贤 ;
曾群华 ;
马骏 .
中国软科学, 2012, (04) :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