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武陵山片区的扶贫开发机制

被引:12
作者
寻舸 [1 ,2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湘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自我发展机制; 自组织理论; 机制创新;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2.02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是当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阐释自组织理论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自我发展机制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为例,从区域学习机制、内生增长机制、协同发展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等角度,分析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自我发展机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多层次区域学习机制,大力培育区域内生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区域发展主体和要素的协同机制,强化区域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机制创新,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0+167 +1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武陵山片区合作机制设计面临的困境与路径前瞻——基于协同理论 [J].
黄泽海 .
科技和产业, 2012, 12 (10) :25-29+97
[2]   湘鄂渝黔边区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模式与机制研究 [J].
蒋辉 .
桂海论丛, 2012, 28 (05) :89-93
[3]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家庭人力资本与收入贫困——基于武陵山片区的实证考察 [J].
陈琦 .
江西社会科学, 2012, 32 (07) :231-235
[4]   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与西部内生增长机制培育 [J].
赵曦 ;
赵朋飞 ;
张菁 .
经济问题探索, 2011, (10) :24-29
[5]   学习型区域与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J].
程强 ;
顾新 .
华东经济管理, 2011, 25 (04) :119-122
[6]   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 [J].
姚予龙 ;
周洪 ;
谷树忠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18-24
[7]   内生增长动力与西部发展方式转型 [J].
陈耀 ;
郑鑫 .
开发研究, 2010, (04) :1-4
[8]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改革30年 [J].
韩嘉玲 ;
孙若梅 ;
普红雁 ;
邱爱军 .
贵州社会科学, 2009, (02) :67-76
[9]   建立西部地区资源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J].
王健 ;
董小君 .
经济研究参考, 2007, (44) :11-16+23
[10]  
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吴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