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省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潜在成效

被引:43
作者
张成 [1 ,2 ]
史丹 [2 ]
李鹏飞 [2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影子价格; 碳强度; 哥本哈根会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本文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模拟分析了国情无约束和国情有约束条件下,中国实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的潜在成效。结果表明:(1)作为碳交易理论基石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样本年间总体趋于上升,省份间和八大区域间的绝对差距均呈现不断扩大态势,但相对差距则趋于不断缩小。(2)以最大化降低全国碳强度为目标,在维持全国GDP总量不变的国情无约束情景下,碳交易能够降低碳强度20.06%。如果放松对全国GDP总量的硬性约束,并对各地区施加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现实约束,实施碳交易能够降低碳强度22.15%。(3)中国当前的整体碳强度推进进程完成了哥本哈根会议承诺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引入碳排放权的省际交易,能有力推进碳强度的改良进程,甚至能满足哥本哈根会议承诺的总体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我国多区域CGE模型的构建及其在碳交易政策模拟中的应用 [J].
袁永娜 ;
李娜 ;
石敏俊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6, 46 (03) :106-116
[2]   南北国家环境规制政策选择的效应研究——基于碳税和碳关税的博弈分析 [J].
魏守道 ;
汪前元 .
财贸经济, 2015, (11) :148-159
[3]   中国碳生产率的潜在改进空间——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视角 [J].
张成 ;
史丹 ;
王俊杰 .
资源科学, 2015, 37 (06) :1218-1229
[4]   基于动态边际减排成本模拟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选择机制 [J].
吴力波 ;
钱浩祺 ;
汤维祺 .
经济研究, 2014, 49 (09) :48-61+148
[5]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体系的连接可行性分析 [J].
庞韬 ;
周丽 ;
段茂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9) :6-12
[6]   碳交易的“能源-经济-环境”影响及碳价合理区间测算 [J].
孙睿 ;
况丹 ;
常冬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7) :82-90
[7]   中国“去工业化”与美国“再工业化”冲突之谜解析——来自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外部性的分析 [J].
黄永春 ;
郑江淮 ;
杨以文 ;
祝吕静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3) :7-19
[8]   碳排放交易对实现我国“十二五”减排目标的成本节约效应研究 [J].
崔连标 ;
范英 ;
朱磊 ;
毕清华 ;
张毅 .
中国管理科学, 2013, 21 (01) :37-46
[9]   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替代与地区间的能源效率 [J].
孙广生 ;
黄祎 ;
田海峰 ;
王凤萍 .
经济研究, 2012, 47 (09) :99-112
[10]   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匡远凤 ;
彭代彦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