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替代与地区间的能源效率

被引:112
作者
孙广生
黄祎
田海峰
王凤萍
机构
[1]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投入替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020201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能源效率指标进行分解,考察了1986—2010年间我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能源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的排列分别是技术进步、投入替代变化与效率改善。总体上看,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要大于投入替代。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存在密切关系;(2)尽管地区间"能源效率缺口"绝对量在逐年扩大,但表现出一定的追赶与收敛趋势。能源效率的地区结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3)在能源效率变化的三个分解项中,投入替代变化的差异是影响地区间能源效率差异的首要因素。以上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及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而且将为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环境绩效的长三角都市圈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J].
张伟 ;
吴文元 .
经济研究, 2011, 46 (10) :95-109
[2]  
能源效率“缺口”的理论、实据与公共政策——基于文献的一个分析.[J].孙广生;.国有经济评论.2011, 02
[4]   区域部门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差异收敛分析 [J].
齐绍洲 ;
李锴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09-122
[5]   能源效率研究发展及趋势:一个综述 [J].
魏楚 ;
沈满洪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 (03) :55-63
[6]   经济转型期间中国工业增长与全要素能源效率 [J].
庞瑞芝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3) :49-58
[7]   生产非一体化与能源利用效率——来自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张少军 ;
李东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2) :66-75
[8]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9]   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J].
师博 ;
沈坤荣 .
世界经济, 2008, (09) :49-59
[10]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J].
杨红亮 ;
史丹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3)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