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对国内企业评级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王冠楠 [1 ]
项卫星 [2 ,3 ]
卢书媛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2] 吉林大学美国研究所
[3]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市场开放; 标普; 评级制度建设;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8.08.008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上市的发债企业为样本,将国内评级与定量模拟出的标普信用评级进行对比,发现外国评级机构对国内发债企业的评级分布更趋于正态分布,且信用评级的区分度明显提升,但总体信用等级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企业股东属性和财务状况在国内评级与标普模拟评级中的显著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股东属性在国内评级体系中的显著性高于模拟评级;企业财务状况在模拟评级中的显著性则高于国内评级。这也是模拟评级在信用评级区分度上高于国内评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国在开放国内信用评级市场之前,应该加强国内的信用评级制度建设。例如,建立"双评级"制度,以促进国内信用评级机构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开展良性竞争。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熊猫债市场分割和证券监管竞争与统一[J]. 唐应茂.证券法苑. 2017(04)
[2]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与发展 [J].
孙海容 .
金融市场研究, 2017, (11) :29-35
[3]   债券通与全球资产配置 [J].
宗良 ;
陈思宇 .
中国金融, 2017, (16) :71-73
[4]   债券违约对涉事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基于中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的分析 [J].
黄小琳 ;
朱松 ;
陈关亭 .
金融研究, 2017, (03) :130-144
[5]   融资需求驱动下的盈余管理对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 [J].
徐朝辉 ;
周宗放 .
管理评论, 2016, 28 (07) :12-21
[6]   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与评级质量 [J].
邓博文 ;
曹廷贵 .
国际金融研究, 2016, (03) :40-50
[7]   中国的信用评级真的影响发债成本吗? [J].
寇宗来 ;
盘宇章 ;
刘学悦 .
金融研究, 2015, (10) :81-98
[8]   中国债券信用评级结果具有甄别能力吗?——基于盈余管理敏感性的视角 [J].
马榕 ;
石晓军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1) :197-216
[9]   我国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中的供给及应用 [J].
黄鸿星 .
银行家, 2015, (01) :90-93
[10]   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 [J].
王雄元 ;
张春强 .
金融研究, 2013, (08) :15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