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入退出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化

被引:3
作者
伯娜 [1 ]
胡长玉 [2 ]
机构
[1]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存续企业; 僵尸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资源配置;
D O I
10.13796/j.cnki.1001-5019.2022.06.016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3 [企业生产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对象,融合BHC和MP分解法的优势,研究存续企业、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对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且增速加快,这主要源于存续企业和退出企业的共同贡献,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分别呈现负向作用和正向作用,存续企业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地区考察发现,进入企业、存续企业和退出企业对不同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作用方向基本一致,但在具体贡献度上则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政府干预、产业结构扭曲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J].
焦勇 ;
杨蕙馨 .
财贸研究, 2019, 30 (10) :1-16
[2]   偏向性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李小克 .
经济研究, 2018, 53 (10) :82-96
[3]   企业进入和退出行为的效率改善效应——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的测算 [J].
曲玥 .
财经论丛, 2018, (12) :3-12
[4]   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退出与总体加成率的动态演化 [J].
岳文 .
产业经济研究, 2017, (06) :14-25
[5]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企业成长还是市场更替? [J].
吴利学 ;
叶素云 ;
傅晓霞 .
管理世界, 2016, (06) :22-39
[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源泉与演化:基于要素分解视角 [J].
李兰冰 ;
刘秉镰 .
经济研究, 2015, 50 (08) :58-72
[7]   如何解决企业生产函数估计中的内生性问题?——一个文献综述的视角 [J].
岳文 ;
陈飞翔 .
经济评论, 2015, (02) :149-160
[8]   我国工业企业进退出与TFP变动的动态分解 [J].
陈雯 ;
李强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5) :132-141
[9]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入退出与生产率动态演化 [J].
毛其淋 ;
盛斌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16-29
[10]   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J].
龚关 ;
胡关亮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4-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