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008年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时空动态演进模式——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92
作者
李创新 [1 ,2 ]
马耀峰 [1 ]
张颖 [1 ]
魏颖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旅游研究院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区域优势度; 时空地域结构; 动态演进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引入优势度的概念,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定量测评1993~2008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通过三个时间段的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聚类分异对比,得到以下结论: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的时空地域格局突出——广东、上海、北京3省(直辖市)优势度极其显著,是中国入境旅游的三大核心;云南、广西、四川、陕西四省(自治区)优势度很显著,是中国西部入境旅游的核心;内蒙古、黑龙江、湖北三省(自治区)优势度较显著,是中国中部入境旅游的热点区域。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的时空动态演进受到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的双重影响,还受到梯度推移理论的客观作用;引起优势度空间动态演进的地理因素可归结为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两大类;中国入境旅游流空间梯级网络结构正处于优化调整和良性重组的转型关键期。本文旨在为探索区域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地域结构演变特征与潜在机理提供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 [J].
刘法建 ;
张捷 ;
章锦河 ;
陈冬冬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1141-1152
[2]   中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总体趋势与区域差异:1996~2005年 [J].
席建超 ;
甘萌雨 ;
吴普 ;
葛全胜 .
地理研究, 2010, 29 (04) :737-747
[3]   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证——以山东省为例 [J].
王成新 ;
王格芳 ;
刘瑞超 ;
姚士谋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73-76
[4]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作物生产发展外显优势度评价 [J].
朱利群 ;
王静 ;
李静 ;
卞新民 .
资源科学, 2010, 32 (01) :42-49
[5]   基于道路和城镇的区位优势度分析 [J].
徐明德 ;
王森 .
世界地理研究, 2009, 18 (04) :91-99
[6]   基于产业关联度及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度的中国重点发展产业选择 [J].
田敏 ;
田喜洲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08) :117-120
[7]   基于域内旅游流场的长三角旅游空间结构探讨 [J].
靳诚 ;
陆玉麒 ;
徐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1) :114-119
[8]   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 [J].
汪宇明 ;
高元衡 .
地理学报, 2008, (06) :657-668
[9]   甘肃省农业资源开发优势度分析 [J].
郑海霞 ;
封志明 .
地理研究, 2007, (05) :1013-1020
[10]   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分布变化及其机理——以四川省为例 [J].
杨国良 ;
张捷 ;
刘波 ;
李敏 ;
万全友 .
地理研究, 2007, (04) :66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