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

被引:111
作者
刘法建 [1 ]
张捷 [1 ]
章锦河 [1 ]
陈冬冬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中国入境旅游; 旅游流网络; 省级旅游地; 角色; 对等性分析; 中心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通过构建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对等性分析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中各省级旅游地的功能地位进行分类、比较、定位,然后采用中心度分析指标,对各省级旅游地在旅游流互动关系中的功能角色进行量化分析,分析了形成此种功能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31个省级旅游地共可以分为4种角色类型,即全国旅游中枢、区域旅游枢纽、一般性旅游地、边缘性旅游地;(2)尽管每个省级旅游地的各类细化功能有强有弱,但同一角色类型在中心度指标上存在相同的模式特征;(3)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中省级旅游地功能角色的差异主要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对外联系度等方面,旅游资源和内部交通便捷度的影响较小。通过整体视角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特征,对省级旅游地角色进行定位,为引导各省市入境旅游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41 / 11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空间集聚和中转指数的我国入境旅游省际功能研究 [J].
李振亭 ;
马耀峰 ;
李君轶 ;
刘宏盈 .
软科学, 2008, (09) :13-17+35
[2]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以南宁市为例 [J].
简王华 ;
黄敏 ;
阎广慧 ;
方成江 .
旅游学刊, 2008, (08) :34-38
[3]   基于重心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J].
孙根年 ;
杨忍 ;
姚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7) :150-157
[4]   基于旅游流转移视角的云南入境旅游发展历程分析 [J].
刘宏盈 ;
马耀峰 .
旅游学刊, 2008, (07) :23-27
[5]   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 [J].
汪宇明 ;
高元衡 .
地理学报, 2008, (06) :657-668
[6]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中国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动 [J].
翁瑾 .
旅游学刊, 2008, (06) :30-35
[7]   1987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与演变趋势分析 [J].
吴三忙 ;
李树民 .
旅游科学, 2008, (02) :38-43
[9]   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省面板数据分析 [J].
赵东喜 .
旅游学刊, 2008, (01) :41-45
[10]   皖南旅游区观光旅游线路的空间分析 [J].
刘法建 ;
章锦河 ;
陈冬冬 .
旅游学刊, 2007, (12)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