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

被引:49
作者
汪宇明
高元衡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上海
关键词
大都市; 区域旅游; 旅游互动; 旅游流; 区域内聚性; 长江流域;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对1999-2005年上海及长江干流区域内各省区入境旅游者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长江流域各省区出、入沪旅游流总量增长中,结构性转移分量的贡献影响发挥着主导影响;份额分量的贡献影响发挥着基础性影响作用;而竞争性转移分量的贡献影响虽然有表现,但其作用绩效明显低于其他分量的影响绩效;总体上,结构性转移分量与份额分量高度集聚于上海毗邻的江浙地区,表现出长三角地区旅游流的高度内聚性;但出、入沪旅游流增量中的各分量贡献影响,在长江流域各省区间出现显著的不均衡现象,上海出沪旅游辐射强度在长江流域自东向西呈现出"U"型格局的空间变化。其中,距离尺度虽然是影响旅游流空间差异变化的重要因子,但省区间的资源禀赋、旅游区位交通的便捷性、旅游产品特色与供给结构变动、区域间旅游一体化程度等因子所构成的区域性差异,则是影响大都市与区域间旅游互动程度和空间格局的深层次原因。促进大都市与不同尺度规模区域之间的旅游互动,实现大都市与区域间旅游和谐发展,全面提升中国旅游的空间效益,是中国区域旅游深度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战略性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分析 [J].
卞显红 ;
沙润 ;
杜长海 .
人文地理, 2007, (02) :32-38
[2]   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 [J].
杨国良 ;
张捷 ;
艾南山 ;
刘波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81-1289
[3]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演化动力机制探讨 [J].
靳诚 ;
徐菁 ;
陆玉麒 .
旅游学刊, 2006, (12) :43-47
[4]   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的SSM分析——以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为例 [J].
吕帅 ;
汪宇明 ;
龚伟 ;
程怡 .
旅游学刊, 2006, (11) :60-64
[5]   江浙沪地区的内聚旅游流分析 [J].
薛莹 .
旅游科学, 2006, (03) :6-12
[6]   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模型 [J].
徐红罡 ;
郑海燕 ;
保继刚 .
人文地理, 2005, (05) :72-75+25
[7]   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 [J].
章锦河 ;
张捷 ;
李娜 ;
梁琳 ;
刘泽华 .
地理研究, 2005, (02) :293-303
[8]  
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J]. 龙江智,保继刚.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01)
[9]   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对比研究——兼论环渤海次区域旅游合作道路选择 [J].
殷柏慧 ;
吴必虎 .
旅游学刊, 2004, (06) :33-37
[10]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J].
朱竑 ;
戴光全 ;
保继刚 .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04) :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