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分析

被引:68
作者
卞显红 [1 ]
沙润 [2 ]
杜长海 [3 ]
机构
[1] 江南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 长江三角洲; 城市旅游; 入境旅游流; 份额预测;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7.02.00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该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层次分析理论,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相关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构建了长江三角洲某特定城市的入境旅游者对该区域其它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该文应用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分别对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长江三角洲6座城市的入境旅游者对该区域其它城市的旅游流份额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这6座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的旅游流流动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测度与评价研究 [J].
王苏洁 ;
卞显红 .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5, (04) :41-44
[2]   大西安旅游圈:国内旅游客源空间分析与构建 [J].
杨新军 ;
马晓龙 .
地理研究, 2004, (05) :695-704
[3]   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特性研究 [J].
宣国富 ;
陆林 ;
汪德根 ;
章锦河 ;
杨效忠 .
地理研究, 2004, (01) :115-124
[4]   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 [J].
陆林 ;
宣国富 ;
章锦河 ;
杨效忠 ;
汪德根 .
地理学报, 2002, (06) :731-740
[5]   以广深为起点的海外旅游流的流动分析 [J].
王洁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2, (05) :13-16
[6]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客流份额预测中的应用pplic [J].
竺林兰 .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2, (01) :32-33+47
[7]   中国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 [J].
马耀峰 ;
李永军 .
人文地理, 2001, (06) :44-46+35
[8]   成都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流特征的分析 [J].
邓明艳 .
经济地理, 2000, (06) :115-117+124
[9]   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析 [J].
马耀峰 ;
李永军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121-124
[10]   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张红 .
人文地理, 2000, (02) :56-57+14